语言选择:

中文

English

关于QFD
QFD创始人
QFD简介
QFD发展
会议简介

QFD创始人

  • 关于QFD
  • QFD创始人

QFD创始人赤尾洋二教授

 

      质量功能展开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日本。当时,日本工业正经历着从二战后模仿的产品开发模式到自主创新开发模式的转变,因此,日本企业开始寻找一种方法用于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保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广泛开展全公司质量控制活动(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简称CWQC),并将当时日本盛行的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 Quality Control,简称SQC)方法整合到CWQC活动中。随着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一样,也需要对设计过程进行质量保证,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但是当时却没有任何关于如何实现设计质量控制的研究。正是上述这些过渡过程导致了质量功能展开的产生。

 

      赤尾洋二(Yoji Akao)教授于1972年第一次提出了质量展开(Quality Deployment)的概念,即在产品投产之前对关键的质量保证工序进行展开,以确保设计质量在生产过程得到贯彻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在设定设计质量方面还是不够充分。随后,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神户造船厂开发出了质量表(Quality Tables)的雏形,弥补了质量展开的不足。集合了这些思想和成果,赤尾教授又对质量展开概念进行了完善,他认为质量展开是这样一种方法,它能够将顾客的要求转换成相应的代用质量特性,决定最终产品的设计质量,并将这种质量系统地展开成零部件质量和工艺质量,并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另一个汇入质量功能展开的思想是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石原把价值工程中的产品功能分析扩展到业务流程的功能分析,提出了业务展开(Business Deployment)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狭义质量功能展开(narrowly defined QFD)。它对质量功能展开的贡献在于它给出了产品功能的定义方式。将质量展开(Quality Deployment)和狭义质量功能展开(narrowly defined QFD)相结合,就形成了广义的质量功能展开(broadly defined QFD),也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QFD。

 

      一、赤尾洋二的个人学习经历

 

      赤尾洋二生于 1928 年, 1948 年东京工业大学毕业,曾工作于 Koa Glass Co., Ltd. ,也在东京工业大学担任过研究助理。 1964 年获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曾在山梨( Yamanashi )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与教授的职位, 1981 年任玉川( Tamagawa )大学教授( 1991-1994 年任该校工学院院长),目前是朝日( Asahi ) 大学企管系的教授。 赤尾博士曾二度获得日经的 Quality Control Literature Prize ( 1960 与 1978 ),并于 1978 年获戴明奖个人奖, 2001 年获美国品质学会杰出服务奖(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 从 1964 年至今,赤尾博士一直担任戴明奖的委员会委员。赤尾博士也曾负责编辑日本的 Journal of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担任过日本品管学会(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的理事长。

 

      赤尾博士早年的专长在品质管制和统计工程方面,他告诉我他在东工大的博士毕业论文为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ampling Inspection 。赤尾博士与水野滋共同提出著名的品管理论,品质机能展开(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赤尾博士大半生的主要著作大部分是在 QFD 相关的领域,共著有七本书与数十篇论文。

 

      二、赤尾洋二提出 QFD 的背景

 

      1966 年,赤尾博士与另一位日本的品质大师,水野滋( Shigeru Mizuno )共同提出了 QFD 的观念。提出 QFD 观念的背景之一,是在 1960s 的前半期,当时日本汽车工业快速的成长,不断发展史无前例的车型。那时候的发展主要有底下二项诱因: (1)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设计品质”很受尊重,但并未有方法说明如何做; (2) 当时虽然有 QC 流程图(工作时程安排)可兹使用,但也仅限于一新产品开始生产之后才使用。也就是说,在当时大家都已认为设计阶段是很重要,裘兰( Juran )与费根堡( Fengenbaum )也都这麽认为,但还找不到一个好方法。在 1966 年,普利司通轮胎公司( Bridgestone Tire, Inc. )发表一系列的流程保证项目,该公司企图建立真正品质( true quality )与品质特性(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之间的关系,其中“真正品质”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而予以保证的,而“品质特性”是一些可容易衡量的项目,例如重量、尺寸、磨耗等。普利司通公司并发展出如何连结真正品质与各流程的诸多重要因素,藉以与现场的 QC 流程图整合巩固。

 

      虽然有许多日本公司也企图在新产品研发阶段使用 QFD 的观念,但一直没有受到注意。1966 年至 1972 年间,赤尾博士开始有品质展开( Quality deployment )的想法,一直到 1972 年,他将其所累积的经验在日本的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期刊发表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Quality Assurance—A System for Quality Deployment” 一文,而正式的首次使用了“品质展开”这个名称。虽然所提出的做法,可以在开始生产之前协助如何展开重要的品质保证点,但若将他视为一设计品质的方法,还是不够充分。接著没多久(一样是 1972 年),赤尾在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所开始使用 Quality table 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赤尾博士进一步补充说明 Quality table 就是美国人所谓的品质屋( house of quality )。

 

      Quality table 可能是品质设计的一个基本工具, QFD 定义为“一有系统的展开各产品品质与其对应的流程元素之间的关系之方法;将顾客的需求转换为替代的特性(品质特性),来确保完成品的设计品质。”

 

      1978 年,赤尾与 Shigeru Mizuno 共同编著了一本 QFD 的日文书,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A Company-wide Quality Approach ,此书后来由 Glenn Mazur (1994) 翻译成英文书 QFD: The Customer-Driven Approach to Quality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变成日后 QFD 的圣经。

 

      1983 年,赤尾发表 QFD 的文章于 Quality Progress (由美国品质学会出刊),同时 Cambridge Research (即今日的 Kaizen Institute )亦邀请赤尾博士至芝加哥举行研讨会,将 QFD 介绍给美国人。美国三大汽车厂纷纷开始引用,变成后来全世界普遍使用在新产品发展中。日本现有 Annual QFD Symposium (开始于 1993 ),国际性的研讨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FD (开始于 1995 ),在美国现也有 QFD Institute 的组织(位于 Ann Arbor, Michigan )。

 

      三、赤尾洋二对于未来品质的看法

 

      赤尾认为过去所谈大部分是在所谓的产品品质问题, ISO 9000 已经有从“产品”走向“流程( process )”的趋势,但仍然不够。今后应该继续往企业流程品质( Business process quality )的方向努力。广义的 QFD 涵盖产品品质与业务品质,赤尾博士的看法如下图所示。

      QFD 近几年也被广泛应用在知识管理的领域中,这是赤尾先生最近所喜欢从事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有关 QFD 与管理品质的问题,赤尾博士也相当有兴趣。对 QFD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一篇他最近的文章: Yoji Akao and Glenn H. Mazur, 2003, “The leading edge in QF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Vol. 20, No. 1, pp. 20-35 。

 

注:本文转载自苏朝墩 (2003),「专访QFD发明人-品质大师赤尾洋二」,品质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17-19页。